登全醫事檢驗所 醫檢師 蕭豐益先生
睡眠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肝臟功能不好影響睡眠,睡眠不好影響代謝,所以睡眠障礙是因也是果。
某些肝病的確可能影響睡眠,不過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失眠,第一種可能原因是慢性肝病患者(如肝硬化或是肝癌)因為細菌感染、消化道出血、藥物、電解質不均衡等原因,發生肝功能衰退,導致體內很多代謝產物無法排除,尤其是蛋白質的代謝物「氨」無法代謝,這種有害人體的毒素滯留在血液中會影響腦部功能,嚴重者甚至造成昏迷,因此稱為「肝昏迷」。而在肝昏迷初期,患者會先發生睡眠節律改變,也就是白天睡很久,到了晚上卻呱噪多話不睡覺,由於睡眠時間和別人不同,在臨床上看起來就像是失眠了,等到肝昏迷真正發作,患者才會出現嗜睡進而昏迷。另一種原因是肝炎嚴重發作,使得患者的睡眠品質變得不佳,許多肝炎患者在發病時會覺得人很疲倦,反應在睡眠上的表現卻各有不同,有的是整天昏昏欲睡,但也有人是疲倦卻睡不著,因此有慢性肝病的人發現有睡眠狀態失常時,最好請醫師診治比較恰當。
會引起睡眠節律失調的肝臟疾病以肝昏迷為主,因此若將肝昏迷的誘發原因去除,便可改變患者的睡眠失調狀況。肝昏迷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肝昏迷通常是猛爆性肝炎造成肝細胞大量壞死,因缺乏足夠的肝細胞完成身體代謝物的分解及排出,造成體內毒素大量堆積影響神經功能,而造成肝昏迷,因此必須治療猛爆性肝炎才能解除。而慢性肝昏迷則常因罹患急性肝炎、肝硬化、肝脂肪變性、酒精或藥物中毒而導致肝臟細胞壞死或受損,無法代謝蛋白質產物氨而引起腦病變。要了解睡眠障礙是否是因為肝病惡化所引起,建議做肝功能的檢查,包括AST及ALT檢查、鹼性磷酸酶、白蛋白、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γ-GT、凝血酶原時間等檢查。
根據統計,在美國約有將近四成的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少於七小時。而睡眠障礙、睡眠不足或過多、或不規則的睡醒模式,都可能導致代謝相關的問題,例如肥胖或葡萄糖代謝障礙等。睡眠時間不足或過多,以及睡眠品質不良都是造成日後第二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影響因子之一。在肥胖族群常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由於在睡眠過程當中相對缺氧,也影響了睡眠品質,讓大腦細胞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樣也激發了壓力激素,所以也成為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之一。而且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越嚴重,影響血糖代謝的程度也就越厲害。而本來就是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也會因為上述的睡眠不良型態,使得血糖更不易控制。
美國Broussard教授在2015年發表,即便是健康的年輕族群,當睡眠時間被剝奪時,他們的游離脂肪酸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形成。
而美國Scheer 學者也發現那些日夜顛倒的輪班工作者,也會發生胰島素阻抗;對代謝恆定產生不良影響。而當睡眠時間被剝奪時,據英國Al Khatib 教授2017年發表研究發現,體內的熱量吸收不減反增,約每天增加385kcal/day。這也難怪很多夜貓族以為熬夜可以變瘦,卻事與願違。Yamada教授也發現睡眠時間被剝奪時,體內抑制食慾的激素會減少,促進食慾的激素會增加,因而胃口大增。另外他也發現到腎上腺皮質素升高,交感神經活性增加、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睡眠品質不佳、睡眠障礙者建議定期監控血糖、胰島素Insulin、胰島素阻抗HOMA-IR、Cortisol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