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興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吳壬堯先生
一、 前言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OSA)是因為呼吸道阻塞,氧氣無法順利運輸到全身,尤其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時患者通常不會感覺到自己醒來,所以大多數的患者難以察覺身體在睡眠時一直重復缺氧的情況。多數患者睡眠時血氧濃度長時間低於90%,甚至更低,是睡眠障礙症狀中比例最高的。根據衛福部2018年公佈的前10大死因中有9個與OSA有關聯,缺氧會對身體造成很多不良影響,腦部缺氧4~6分鐘,腦細胞就開始受損了,因此腦部為了吸氣發出短暫醒來的訊號而中斷睡眠,使休息中的身體血壓飆升,造成交感神經系統調控異常。這不僅會影響到工作,甚至會因為交通或工業意外,造成公共危險。
二、 OSA的起因及改善方式
OSA發生原因可能為肥胖、上呼吸道結構異常者(如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增生、懸雍垂過長、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等問題,導致睡眠時期放鬆肌肉張力而造成呼吸道阻塞;若OSA 不治療,長久下來會產生高血壓、心肌梗塞、腦中風、心律不整、血糖代謝異常、憂鬱症等疾病,也會增加腦部失智的風險。目前研究顯示成年人中約有9∼38% 患有OSA,保守估計台灣約40 萬人以上有OSA,但大多數的病人未被診斷出來(基隆長庚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 于鍾傑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肥胖的關聯」)。
三、 資訊科技可以幫OSA的預防與改善做些什麼?
自從智慧型手機及行動網路普及化以來,智慧手機已成人們不可或缺的隨身裝置,再加上各式各樣的訊息都可透過網路傳播,手機自然而然成為人們獲得訊息的重要且最便捷的管道。由上段于醫師的研究,患有OSA的潛在患者大多數並未偵測出來,顯然,民眾對這個症狀缺乏認知或輕忽,需要有更多知識管道讓這些潛在患者知道自己是可能患者趕快到具有相關醫療資源的醫療院所就醫並採取必要醫療或改善措施;而已知患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如何在了解自己病況之後,在就醫後根據自己症狀做必要的生活飲食習慣改變、睡眠呼吸的監測、血氧的變化並方便取得遠距醫療諮詢管道,而上述活動,都能透過資訊平台的串接以及個人資料保護加密的安全機制下,讓患者、醫者、以及如生鮮健康食材、營養品供應業者、甚至其他的服務供應者如睡眠健康館、寢具館、健康器材館等,都能在這個平台購買或提供服務,使睡眠障礙的患者在這裡能夠方便的獲取各式各樣的健康飲食、保健或醫療等資源,實現「O2O(線上到線下)」的睡眠障礙生態系。
上述服務生態系業者及提供服務如下圖所示:
生態系整合服務平台如下圖所示:
四、 結語
現代人因生活壓力大,罹患睡眠障礙相關疾病的患者愈來愈多,但根據研究有大部分的潛在患者自己並未自覺或未被檢查出來,造成極大的潛在風險,而資訊科技隨著行動裝置及網路的普及,正好可以扮演觸媒的角色,協助潛在患者及醫療機構早日發現並了解睡眠障礙可能引發的疾病並協助及早就醫,而這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資訊平台結合行動裝置又可以將患者以及相關服務的提供者串連起來成為一個生態系,透過平台提供患者所需的服務,對患者及服務業者而言都能獲取或提供最適切的商品或服務,應值得評估其建構價值。
註1:長庚醫訊43卷4期 基隆長庚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 于鍾傑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肥胖的關聯」